九寨溝重建:微電腦定量充填機在綠色本底上科學生長

原標題:九寨溝重建:在綠色本底上科學生長



12月15日,記者航拍的冬日九寨溝景區。 本報記者郝飛攝

把生態環境修復保護擺在首位,努力把災區建成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重要思想、推進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奔康的典范——

12月22日,農歷冬至,九寨溝景區內,30多名工人拿著十字鎬、鋼釬等工具,頂著凜冽的寒風,忙著清理地震後鬆動的石頭和倒掉的樹木。

人工清理震損林地,是九寨溝生態環境修復保護的先導性工作。“從早上8時到下午5時進行封閉清理,要一直忙到春節。”作業人員楊俊榮說,全部清理後,才能在原地著手生態恢復。

不久前,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指導恢復重建的綱領性文件——《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推進九寨溝地震災區科學重建綠色發展,加快建設美麗新九寨的決定》,在五大重建任務中,“科學推進生態環境修復保護”位列第一位。

這意味著,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不搞大開發,將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災後恢復重建全過程,努力把災區建成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重要思想、推進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奔康的典范。

重建區域八成納入生態保護區

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和全球著名景區,被譽為“人間仙境”“童話世界”,如何科學統籌推進重建,牽動人心。

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,省委強調在重建中要牢固樹立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,堅持節約優先、保護優先、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,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,嚴守生態資源消耗上線、環境質量底線和生態保護紅線,推進生態系統修復,維護生態本底。

從重建規劃的空間佈局,即可看出對綠色重建的追求。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綜合評價,九寨溝重建規劃區域被分為生態保護區、旅遊產業集聚區、農牧業發展區、人口聚居區等4種類型,其中,生態保護區佔比達81.44粉狀成型食品機械%。

“將科學推進生態環境修復保護置於首位,是出於九寨溝‘自然資源寶地’角色的需要,也尊重瞭災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有限的現實。”省世界遺產管理辦公室主任李銳說,九寨溝地震災區是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,生態安全地位重要,重建必須與維護生態環境功能作用緊密結合起來。

“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路徑,不同以往。”省經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魯榮東說,九寨溝自然生態恢復與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息息相關,把良好生態作為重建和長遠發展的前提,表明瞭省委省政府用綠色發展推進民族地區脫貧奔康的決心。

參與重建的九寨溝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副局長黃衛在思考,“下一步,城建項目將重點從綠色生態規劃設計、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、新型環保建築材料應用三個方面入手。”

修復大熊貓棲息地走廊帶5萬畝

清理震損林地,邁出瞭科學重建的第一步。據統計,地震後,九寨溝受損的林地面積達3萬畝,遍佈在九寨溝景區和17個鄉鎮。

九寨溝縣投資1800萬元,先期麻糬成型機啟動震損林木清理工作,計劃明年徹底完成震損林木清理工作。“清理工作結束後,就啟動生態恢復。在自然保護區外,採取人工造林與自然恢復相結合的方式,修復震區植被。”九寨溝縣環林局相關負責人說。

計劃從修復地震損毀森林、重建生態保護基礎設施、強化受地震影響的野生動物監測與保護三個方面開展工作。

九寨溝縣境內的勿角大熊貓自然保護區,棲息著20多隻野生大熊貓。為更好地保護這一野生族群,兩條“道路”正在同步施工。一條是黃土梁大熊貓走廊,未來這裡將栽種上萬畝箭竹,方便大熊貓遷徙。另一條是綿九高速黃土梁隧道,今後車輛不再走盤山路,將減少對大熊貓的幹擾。

未來幾年,大熊貓有望成為勿角鄉發展的主招牌,村民班文玉也看到發展希望,“今後,村裡的小夥子就不用外出務工瞭。”

根據安排,到2020年,九寨溝將基本完成生態環境修復保護任務,生態環境總體質量基本達到震前水平。其間恢復受損林地植被28.84萬畝,草地植被11.7萬畝,修復大熊貓棲息地走廊帶5萬畝。建成生態環境自動監測預警信息化平臺,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。

探索自然遺產修復保護新機制

世界自然遺產地遭受地震破壞在國內尚屬首次、國際上也很罕見,九寨溝景區內的火花海、諾日朗瀑佈等知名景點遭到不同程度破壞,到底該如何修復?

自然修復過程漫長,且很難完全復原,最終仍是“殘缺美”﹔人工修復即便復原瞭外表,卻是“虛假的完整”。

以諾日朗瀑佈為例,地震時出現瞭裂縫,極有可能發生次生災害。如果採取人為幹預措施進行修復,需調動大量鋼筋水泥,水泥漿等雜物難免沾留在地面上,影響景區美觀。而如果放任水從裂縫中流走,那麼瀑佈終將消失,留下的將是“缺憾”,而非“殘缺美”。

省委明確提出,要按照《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》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,實行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、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,科學有序推進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修復。要堅持環境友好、影響最小原則,探索災後世界自然遺產地質、水文、景觀、生態等修復保護新技術新機制。

修復有瞭指南。目前,九寨溝已著手制定詳細方案,實施諾日朗瀑佈、火花海等遺產點的動態監測與保育,對判斷不會再發生次生災害的地方,則選擇自然修復保持“殘缺美”,力求最大程度保持和維護自然遺產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。
arrow
arrow

    qis280sk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